中国大豆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大豆栽培技术落后)
中国大豆栽培技术发展现状:
1、品种选择不当
品种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大豆增产效果的发挥,因此在种植大豆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栽培条件、肥料等实际情况选择品种,以减少良种的投入,使得大豆高产。
2、播种过迟,根瘤数不够,不利于大豆高产
由于大豆的根系分布较浅,因此种植大豆时通常不进行合理的深中耕,只是空穴,不能动土,影响根系的发育。另外,大豆的根部分布浅,在种植后不能及时施用肥料。
3、大豆菌核病危害
大豆菌核病是国内各栽培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病株的茎、叶、荚都能发病,以茎为主,茎次之。在茎上形成瘤状物,然后再形成毛根瘤。毛根瘤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甚至终生不结荚。
4、大豆蚜虫危害
由于蚜虫是大豆蚜虫的主要传播媒介,特别是在高温、干旱的天气条件下,容易诱发蚜虫的暴发。
5、大豆害虫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蚜虫迁飞距离早的地区应选择远离黄瓜的地方进行栽培,种瓜豆类也应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因为蔬菜与茄科蔬菜连作,更有利于蚜虫的传播。
2、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很多,比如瓢虫、草青、食蚜蝇等,当蚜虫大量发生时,要及时对豆类、瓜类等蔬菜进行人工防治,可以选用90%的敌百虫、40%的氧化乐果、50%的马拉硫磷等农药。
3、物理防治
如果有翅蚜,可将纱网、窗纱等覆盖在棚内,利用其趋光性进行诱杀,如用杀虫灯诱杀。
4、药剂防治
(1)苗床的处理
在蚜虫发生初期,可进行浇水,也可以在播种、定植时,每平方米撒施25%扑虱灵或50%的敌敌畏0.5公斤,或25%的辛硫磷0.25公斤,拌干细土20公斤,撒施在苗床上,然后进行土壤消毒或药剂拌种,这样可以杀死蚜虫,控制虫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
蚜虫发生严重时,可选用25%的抗蚜威4000-6000倍液,或50%的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20%的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或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蓟马发生严重时,可选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的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或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交替使用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