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证据,嫁接的依据原理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嫁接证据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嫁接证据以及嫁接的依据原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嫁接证据,嫁接的依据原理

本文目录

  1. 嫁接技术谁发现的
  2. 有关嫁接的最早的明确记载是汉代的
  3. 桂花怎么看是否嫁接
  4. 柿子树怎么知道是否嫁接

[One]、嫁接技术谁发现的

嫁接技术是战国时期发明的。贾勰在《齐民要术·插梨第三十七》有记载。汉朝时,嫁接技术发展到不同种的植物之间的嫁接。金元时代,又有了身接、皮接、枝接、根接、靥接和搭节六种嫁接方法,并应用于桑树和果树的嫁接。

到了清初,《花镜》等著作进一步肯定了嫁接在改变植物性状方面的效果。

[Two]、有关嫁接的最早的明确记载是汉代的

嫁接技术实为我国首创,据史料记载,嫁接技术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比国外要早1000多年。公元前1世纪,我国西汉时期农学家汜胜之所著的《汜胜之书》中,就有用锥接法生产大瓠的记述;“……下瓠子十颗,复以前粪覆之。即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不过数日,缠处便合为一签。

留强者,余悉掐去,引蔓结子”

从以上文字记载的方法来看,很像我们之前介绍的茶花合并方法,从这些记载中可以推断,我国嫁接技术早在汉朝以前便已有之。

[Three]、桂花怎么看是否嫁接

〖One〗、环剥(切)实生苗。这种假嫁接苗,多为初春在留床的实生苗根茎以上5~15厘米处,用刀绕干环切一周、或环剥一圈0.1~0.5厘米外皮。这种假嫁接苗,愈伤组织四周均匀,纵向中心解剖,其髓心上下贯穿,1年生木质部上下紧密相连,没有明显切断痕迹。

〖Two〗、剪砧萌条苗。这种假嫁接苗,没有明显的嫁接伤口;从剪口处将上下两部分折断,其接合处没有明显的未愈合的木质部。

〖Three〗、向砧嫁接苗。这种假嫁接苗的特征是:接口上下"皮色"一致、或差异甚微。可通过以上几点加以识别。

[Four]、柿子树怎么知道是否嫁接

判断柿子树嫁接是否成活的方法是:一是看接芽是否发绿膨胀,二是看接芽边上老叶梗,如果老叶梗一碰就掉了,证明嫁接成活。

关于嫁接证据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