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管理系统(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管理系统)
大豆栽培管理系统简介:
大豆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晒种3-4天,然后再用新高脂膜拌种,以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做到适时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左右时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以种深为宜,播后浇透水,覆盖地膜保水、保肥、保温,增强幼苗长势。
种子田间管理
出苗后的管理重点是保温防冻,白天盖、晚上揭。要适时揭开薄膜两头的薄膜,若遇到大风天气要注意及时加固,在晴天上午以保温为主,下午及时盖上。
施肥
大豆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所需肥料多,要做到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适量。尤其是氮肥,应在苗期、分枝期、开花期、鼓粒期进行合理施肥,结合浇水,每次亩施尿素10~15公斤。
水分管理
大豆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一般在齐苗时浇一次水,在分枝期时浇一次水,开花期和鼓粒期浇一次水,鼓粒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在干旱情况下,及时浇水,结合浇水,每亩可浇8~10立方米水。
灌水要结合大豆生长情况和土壤旱情,及时排灌,一般在土壤耕层松软,基肥施用充足,有条件的可以考虑进行灌溉,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土壤过于干燥,应当采用灌溉法,有利于抗旱。
大豆需肥特点
大豆营养元素的关键是有机质和氮、磷、钾的比例。我国传统的农业规律是:第一、施底肥,第二、种肥施追肥。根据其生产条件和底肥肥效时间,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根据不同地区土壤养分情况和大豆的不同长势,掌握大豆营养需求规律和大豆的品种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施肥原则
【一般情况下】大豆需肥特点
不同生育阶段,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是不同的。